背包客揹著一個大背包就能出門旅行,看起來很麻煩?需要很多事前準備?感覺需要膽子很大?
其實不用想太多。
成為背包客的確需要練習,從第一次去上海背包旅行一週,到現在依然很常一個人旅行,隨便出門一趟至少三個月。
每一次旅行,都讓我成為更有經驗的背包客,但對於背包客新手來說,可能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
在這篇文章,我會回顧、根據我的經驗,分享 6 個新手出發前必知的事項,希望能對你的第一趟背包客旅行有幫助!

背包客是什麼意思?
背包客 (Backpacker) 是指以「輕量化行李」為主的一種自助旅行方式,常見的形式是揹著一個背包就出發,以住青年旅館、搭大眾運輸交通工具等較低的預算,長時間體驗當地生活。
「背包客」這個詞沒有明確定義,當然也沒有一定的規則,拖著行李箱旅行也可以是背包客。

大體來說,背包客有以下幾個特色:
- 低成本旅行
- 通常有較長的時間:一個月~數年都有
- 揹背包輕量化旅行>拖大行李箱移動
- 常住在青年旅館/背包客棧、打工換宿省旅費>一般飯店
- 搭公共交通工具、搭便車 (Hitchhike)>開車自駕
- 體驗當地生活、嘗試新挑戰>放鬆度假/觀光客踩點模式
因為低預算、有充足時間,才能慢慢體驗當地、有更多機會與當地人交流,所以也相對能去一些較不為人所知的景點,或是參加在地活動、小節慶等。
是不同於短期觀光的一種旅行方式。
如何當背包客?6 個新手行前必知事項
#1 評估自己適不適合
當背包客並不難,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
決定開始背包旅行前,先冷靜下來,問自己這 5 個問題:
問題 (1):是否對世界充滿好奇?

背包客需要具備探索未知和克服挑戰的熱情,而好奇心是一切的動力來源。
旅行是體驗不同文化、了解不同的歷史和背景、與當地人交流很好的方式;
但背包客旅行往往需要自己規劃行程、處理交通跟住宿,也會有突發狀況需要自行解決,需要更多對旅行的熱情。
如果你對世界不夠感興趣,可能會覺得無聊、或覺得規劃和處理問題是一種負擔,從中感受不到樂趣。
那麼,你可能就沒那麼適合當背包客。
問題 (2):是否有足夠時間 & 體力?
背包客通常是比較長時間、低預算的旅行方式──
從一個城市移動到下一個城市,再移動到下下個城市;
或是為了降低花費以走路代替搭車、以搭便宜但耗時間的陸路取代飛機等等──
這些都是背包客旅行常遇到的狀況,會需要花上需多時間和體力。

如果是以「背包」輕裝上陣,揹著「全身家當」移動,更是件相當消耗體力跟耐心的事。
問題 (3):是否夠獨立、能自理行程規劃?
背包客需要自助規劃行程,旅行過程中遇到問題也要自己解決,不管是找人幫忙、問別人意見,最終也都需要自己決定。
你有沒有耐心蒐集資料、自己訂交通和住宿、預訂當地行程?
沒有的話,就花錢跟團旅遊吧!
👉 延伸閱讀:
問題 (4):是否能隨機應變?
旅行中常有許多「意外」──沒趕上飛機?行李寄丟?東西被偷?沒訂到住宿?搭錯車?等等,問題發生時,很考驗當下臨場反應。
有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冷靜→找出解方→順利解決問題,是場考驗。
問題 (5):是否能隨遇而安?
如果無法接受行程沒有完全按照規劃好的走,就會很焦慮,那你可能不太適合背包客。
天氣太差、店家臨時公休等等,太多不可控因素,旅人不可能每天都照表操課。
如果對生活各方面品質都很要求,只要食物不好吃、旅館不滿意、沒有拍到好看的照片,那你可能也不太適合當背包客。
並不是說背包客只能走窮遊、低價青旅路線,而是指心態上調適能力。
畢竟旅行就是因為充滿很多未知,才顯得有趣,不是嗎?
如果你還不確定自己適不適合,可以先從短期旅行開始試試看。
#2 決定時間、地點,可規劃行程但保留彈性
在出發前,首要先決定:
- 你想要去的地方
- 什麼時候去
- 旅行天數
才能根據時間和地點確認你需要哪些文件,以及要帶多少行李。
決定好時間、地點之後,也可以先規劃好大致的行程,但建議一定要保留彈性,尤其是旅行天數較長時。
因為旅行中會有很多未知的變數,像是去了之後發現不喜歡、想馬上離開,或是去了之後發現很喜歡,想再延長停留。
事先預留彈性能讓你隨時更動行程,不被後面訂好的飯店或行程卡死。
所以後來除非是觀光旺季,我通常都是決定好第一個要去的城市或地區,訂個 2-3 晚住宿就好,之後的等去了再說。
#3 確認簽證等必要文件
訂機票前,一定要先確認自己有沒有護照,以及護照效期是否還有 6 個月以上。
其次是:
- 簽證
- 特定疫苗(如:部分中南美洲、非洲國家,需有黃熱病疫苗接踵證明才能入境)
- 財力證明
簽證特別要注意跟事先處理,不同國家的要求和申請時間都不同,需要提前準備,以免來不及辦好。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查詢是否需要簽證
後疫情時代除了以上一般規定以外,還要特別注意:
- 是否需要 Covid 疫苗證明、陰性證明
- 是否需要醫療保險
#4 訂機票大有學問
常出國的朋友一定知道,訂機票可是一門學問呢!
要在航空官網訂還是比價平台?要多久前買比較便宜?怎麼查才能找到便宜機票?
一次訂好來回一定比較便宜?廉價航空家要再多加托運行李價格,反而更貴?
這些都是很常被問到的問題,我個人習慣是:
(1) 透過 Skyscanner 搜尋機票價格
網站上顯示的都不是最終價格,我通常只是用來確認有哪幾家航空有飛、哪些日期區間比較便宜。
(2) 在航空官網上訂票
Skyscanner 上最便宜價格通常都不是航空官網,而是其他票務代訂平台、旅行社等等,但萬一機票需要更動或退票,透過第三方往往很麻煩、甚至求助無門。
所以即便價格可能不是最便宜,我還是習慣在航空官網上訂票。
其他注意事項:
- 傳統航空 vs 廉價航空:評估所需托運行李額度、航班時間
- 不同旅遊季節的票價變化
- 航班起飛時間:需不需要在機場過夜
- 轉機時間 & 機場位置:有幾個航廈、航廈間距離多遠
- 只買單程,台灣機場辦理登機時需不需要出示離境機票:長途旅行的背包客可能沒辦法太早決定好所有路線,決定只買單程票,換取最大的彈性和自由,但有些航空會規定需要出示離境機票才能登機(不一定要是回台灣的機票),務必要事先確認
👉 詳細便宜機票攻略請看:
#5 精準準備行李,不要把所有擔憂揹在身上

背包客旅行最重要的就是行李,但要注意:盡量精簡行李,才能減少旅行不便和支出!
畢竟行李就是你暫時的所有家當啊,要帶著它上山下海、不斷移動,如果很重你會很想死。
在準備行李時,需要特別考量以下幾點:
- 背包 vs 行李箱
- 根據旅遊地點、天氣、行程來決定「必要」物品
- 盡量選擇輕量化的裝備
- 注意安全,避免攜帶太多貴重物品或重要文件
- 緊急醫療用品 & 常備藥物
- 電子產品是否需要轉接頭或變壓器
#6 帶著背包客精神探索世界,出發!
背包客不僅是一種旅行方式,更是一種自由、開放的生活態度──
- 帶著好奇心出門
- 勇於嘗試和挑戰
- 相信自己
- 享受旅行
帶著這些精神出發,才能更深刻體驗當地、多和當地人互動交流、發掘美麗風景和前所未有的感受。
最重要的是,也能為自己創造難忘的旅行經驗,帶來自我成長!
背包客背包推薦:2 個精選可登機包款
在挑選背包時,首先需要考慮:
- 需要多少容量:考慮旅遊季節、天數、地點(是否跨不同氣候,需要適合不同季節的衣物)
- 良好的支撐性能/背負系統:腰部一定要良好的支撐性能,來承擔整個背包的重量
- 背包材質:是否防水、耐磨、耐用等等
- 背包重量:背包本身重量、可承載重量
- 預算:背包價位很廣,2-3000 千、至上萬的都有
- 其他需求:符合登機手提行李尺寸、顏色
- 最重要:適不適合你,揹起來舒不舒適
當初選購背包時,我個人特別在意的條件有:
- 符合登機手提行李尺寸→可以不托運,省機票錢
- 背負系統要能完全收納→因為我有時候會把它丟托運,怕背帶、腰帶容易勾到會很快毀損
- 要有黑色→耐髒、好搭,且個人很愛全黑穿搭哈哈
- 越輕越好→在登機手提行李 7 公斤額度內,佔越少越好
以下是我正在服役中的愛包,和 1 個我最初考慮過、值得推薦的背包:
HANCHOR – Breccia 旅行背包

HANCHOR 是台灣品牌,以「攀岩」概念出發設計戶外用品,致力於輕量化、但兼具堅固及功能性。
當初一看到這個包款的時候,瞬間就決定是它了!
輕、好看、有黑色、完全符合我的需求,再加上是台灣品牌,出國旅行不容易撞包(事實上在國外也真的還沒看過其他人揹)。
除了覺得價格稍貴(同樣的價位其實許多國際大品牌都有其他選擇),我覺得它就是我在找的包。
容量:45L(可加其他配件,擴充至 66L)
重量:1.4 公斤
優點:
V 多種使用方式:肩揹、側邊手提、正面束帶手提
V 背負系統(肩帶、腰帶)可完全收納
V 背面有防盜小隔間(可放護照等重要物品,貼身保管)
V 隔層多,方便分類收納小物
V 整體看起來簡約俐落、有質感
V 符合登機手提行李尺寸
V 台灣有實體店可試揹
V 台灣品牌,出國不容易撞包
缺點:
X 價格稍高
X 拉鍊非可上鎖式設計
Osprey – Farpoint(男)/Fairview(女) 40L 旅行後背包
Osprey 是美國知名背包品牌,各種容量、尺寸的都有,很多西方背包客都揹這牌的背包。
Farpoint 是適合旅行的輕量型背包,40 L 算不大不小但很堪用;Fairview 跟 Farpoint 類似,但專為女性設計,更符合女性人體工學。
容量:38-40L
重量:1.14-1.44 公斤
優點:
V 背負系統(肩帶、腰帶)可完全收納
V 側邊也有手提把手
V 拉鍊可上鎖
V 有筆電/平板夾層,獨立開口
V 內部有束帶可固定物品 & 壓縮空間
V 整體看起來小巧輕便
V 符合登機手提行李尺寸
缺點:
X 國外品牌,台灣較不容易買
X 台灣較少實體店可試揹
X 海外旅行常見、容易撞包
背包客行李必備清單:背包客都帶什麼?
其實所謂「必要」用品很主觀,個人需求/習慣不同,通常會差很多。
以下分為 8 大類列出我覺得蠻重要的物品,供大家參考:
- 外出衣物:替換衣物、泳衣、鞋子
- 盥洗包:少量盥洗用品、美妝用品(如果需要)
- 防水資料袋:L夾、收納紙本票券、重要文件、備用口罩(後疫情時代)
- 電子用品:筆電、充電線們、行動電源、轉接頭、變壓器、電子書閱讀器
- 外出包們:可折疊式後背包、手提/側背/肩背三用帆布袋
- 藥物、急救包:ok 蹦、百靈油、暈車藥、腸胃藥等
- 其他個人物品(因個人需求而異):雨具、折疊式眼鏡盒、保溫杯、鎖(密碼鎖+鑰匙鎖)、曬衣繩
- 其他消耗品(一次份量不要太多):面紙、濕紙巾、生理用品等
👉看看我都帶什麼:5 樣背包旅行必備小物推薦
背包客行李檢查清單 Backpack Checklist

👉選物懶人包:
- 外出衣物:輕便、易乾、耐皺、耐髒、適合當地氣候、百搭,衣物不超過一週份量為主
- 盥洗包:少量盥洗用品就好,這些到處都很容易買,除非有個人習慣品牌
- 防水資料袋:L 夾+ 防水資料袋,雙重保護
- 電子用品:轉接頭選萬用的,一樣用防水資料袋裝
- 外出包們:推薦可折疊式後背包,日常外出用
- 藥物、急救包:最好是備而不用
- 其他個人物品(因個人需求而異):如果只有 7 公斤行李額度,你會選擇帶的東西
- 其他消耗品:一次份量不要備太多,用完再買就好
👉可以參考我的打工換宿行李打包(aka 愛包開箱),看看我都如何收納:
背包客好用資源推薦:App、網站、小技巧
找機票
找景點、行程規劃
- IG 標籤 (hashtag):搜尋 「#(地點)景點」、「#(地點)美食」、”#(place)travel”、”#(place)trip”
→尤其用來找美食超方便
- 用英文 Google 搜尋: (place) travel, what to do in (place)
→我個人覺得中文部落格推薦的比較是網美景點、美食;英文部落格比較喜歡推薦自然景點,比較符合我的需求
地圖(可先下載後離線使用)
- MAPS.ME:路線很完整的離線地圖
→可先下載離線地圖、走步道/爬山路線常常比 Google Map 準
- Google Map:可看營業時間、評論
→查好的景點、美食、想去的地方等可以先一一存起來,再在 Google Map 上排路線
其他好用工具
- 背包客棧論壇(網頁版、App 都有)
→自助旅行好幫手啊,超多前輩們分享的實用資訊
- Google 翻譯(可將需要用到的語言事先下載好,離線使用)
→語言不通時就靠它跟比手畫腳了
省錢小技巧(陸續新增中)
- 住宿:如果是長途旅行,住宿先訂首站 1-2 晚就好,其他到當地再 Walk in 問價格,如果住多天以上還有機會談優惠價
如果有背包旅行心得或小技巧,歡迎在底下留言分享喔!祝大家旅行愉快:)
也歡迎追蹤我的旅行 IG,跟我一起背包旅行:
WendysSL @wssilverlining
「我把自己 fire 掉了,換個地方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