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口聲聲說我討厭馬尼拉,但車陣喧囂與都市繁雜都只是藉口。交通再亂也沒有我那一天的思緒凌亂,引擎、喇叭聲再大聲也沒有我內心的挫敗惱人。
分類: 旅行
從汶萊寄明信片到台灣Send a postcard from Brunei to TW
她簡單問了我幾張、寄哪裡,快速從資料夾掏了幾張郵票給我,又指了角落一張桌台,叫我自己去處理(貼郵票)。於是我見到了可愛的「荷包蛋沾水器」。
2019/2020我在蘭卡威跨年New year countdown in Langkawi
旅行者會喜歡在一個地方停留,環境也許是其中一個原因,「人」絕對是最重要的因素。很慶幸我選擇在這裡結束2019,迎接2020。2020年的一開始日子很平凡,但我很快樂,直到必須告別……
文青必去中峇魯,在新加坡來場和書的約會吧!
中峇魯似乎有個魅力能夠吸引所有年齡層的人,中老年人看上這裡相對幽靜,選擇居住在此;年輕人會因為這裡的時尚潮流、藝術、文化氣息,出沒在此。來這裡,可一窺新加坡戰時遺跡、公共住宅的演變,又可以掌握最新的時尚、藝文新知,並看著這些新舊產物如何獨特又和諧地共存。
阿里山日出省錢秘訣、景點推薦 2023
直到太陽漸漸升起,所有人默契似地恢復安靜,但手中的手機相機不停,靜靜等待遠遠那山頭被加冕,被授予一頂金黃色皇冠。加冕儀式就這樣在眾人期待下被完成。
Podcast 初體驗,在共生公寓看見更多生活可能性
Crossover跨界共生公寓現在有兩位室友Lily跟Jasmine都有經營自己的Podcast。看著她們做著有興趣的工作,過著享受的遊牧生活模式,實踐「一邊工作一邊旅行」,是真的很有啟發性的。「她們可以,自己憑什麼不可以呢?」
入住共生公寓送朋友,電影控/飯友/酒友一次都有Pay for one bed, get friends for free!
想要聽音樂,就趁吉他哥在練吉他時點播吧;週末不知道要幹嘛,就問室友們有沒有什麼計畫吧!不管是參加共生公寓主辦的活動或是自己揪室友,入住共生公寓讓你不無聊、不孤單,生活永遠多一種選擇。
台灣也有共生公寓?內向者也適合嗎?──什麼是共生公寓?(下)
上一篇文談到共生公寓重視人的本質和價值,強調人際互動是身為人的需求,也提到重視「個人」的西方國家如何發展共生公寓。倘若換成是較重視「集體」文化的亞洲,又會是什麼樣的面貌呢?另一個東西方國家對於「共生」都有的疑問是,如此強調彼此交流的空間,是否會成為內向者的夢靨呢?
拎包入住台中共生公寓──什麼是共生公寓?(上)
不需要準備被單床單,也不用鍋碗瓢盆,我就這樣帶著陪伴我走過三個月東南亞和三個月打工換宿的大背包,來到Crossover跨界共生公寓。一邊心想會在這裡遇見什麼樣的人呢?又什麼是共生公寓?怎麼共生?
打工換宿行李都帶什麼?最輕便行李打包懶人包 2023
所以我漸漸發現,原來生活真的不需要太多物質,簡單一個背包就能維持日常生活,而真正能留起來的,一路陪著我旅行的,對我來說一定都是最重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