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目錄
紀錄片《極簡主義:記錄生命中的重要事物》(Minimalism: a Documentary About the Important Things),是美國知名極簡主義推廣者 The Minimalists (Joshua Fields Millburn & Ryan Nicodemus) 主演的首部紀錄片,2016 年推出。
這部紀錄片訪問了多位藝術家、建築師、企業家、家庭等等,呈現了各種不同風格的「極簡生活」,也從不同角度/產業理解極簡主義對他們的影響。
從片名 “a Documentary About the Important Things” 即可以看出,他們認為極簡主義的重點並不是「減」(減少物品),而是發掘出生命中重要的事物。
Joshua & Ryan 認為追求物質是為了填補內心的空虛,一味追求物質是得不到快樂的,進而帶出極簡主義的宗旨:Less is more.
追求更少的物質,更多的人生。
Google Play 觀賞影片:Minimalism: a Documentary About the Important Things
Amazon 觀賞影片:Minimalism: a Documentary About the Important Things (Amazon)
與紀錄片《極簡主義:簡單就是潮》(Less is now) 差別
紀錄片《極簡主義:簡單就是潮》(The Minimalists: Less is now),主要是記錄 Joshua & Ryan 兩人開始接觸、推廣極簡主義的過程,以及分享兩人斷捨離的方式和對生活帶來的改變。
而本文介紹的《極簡主義:記錄生命中的重要事物》(Minimalism: a Documentary About the Important Things),雖然也是以兩位為主角介紹極簡主義,但其中更特別介紹極簡主義套用於不同領域的影響,例如:房地產、日常穿搭、家庭關係等。
其中,有討論到有家庭、有伴侶的人怎麼極簡?伴侶和小孩一定也要一起極簡生活嗎?
影片給的參考答案是:
有伴侶的人不一定要生活步調一致,但要能尊重彼此的價值觀。
而對於有家庭、小孩的人,父母可以是孩子的榜樣,讓孩子知道原來有這種生活形式。
極簡主義不是反對消費
若提到「極簡主義」,很多人可能會有「不鼓勵消費、完全不能買東西」的迷思,但其實影片中有強調:「極簡主義不是反對消費,而是反對強迫消費 (compulsory consumption)。」
不為了買而買、不因廣告推銷就輕易下單,而是要有意識地消費,知道自己買東西的目的。
【社會背景】:
在美國經濟快速飛漲的年代,人們可以白手起家,努力就能過上好生活、人人都能實現「美國夢」(The American Dream=很多機會的時代)。
而大約從 1990 年中期開始,因為大量來自中國的廉價商品,美國平均消費也跟著大大提高,「過度消費」變成現代文明病。
3 種極簡主義生活實踐方式
「極簡主義」也可能容易讓人馬上聯想到家裡空無一物、櫃子很空的景像,但此部紀錄片透過訪問不同極簡主義者,告訴讀者極簡主義可以有很多種形式、執行方式。
以下整理出紀錄片介紹的 3 種極簡生活模式:
1. 住小一點的房子
有建築師指出,經科學儀器測量發現房子 40% 空間都沒用到,那「為什麼要買那麼大的房子?」
因此在美國掀起一波「小房子」熱潮,大家不再追求房子越大越好、錢能買多大的房子就買多大,有些人甚至舉家搬至小木屋,結果發現其實我們根本不需要太大的房子。
極簡主義套用到房地產的優點有:
- 價格較低(不需要為了買房存錢很久、或揹房貸很久)
- 環保(較少碳足跡)
- 不炒房價
影片中也介紹了一個建築設計品牌 “LifeEdited“,他們提倡用小房子為你極簡:
「用更少的物品、空間和精力,來為你換取擁有更多錢、健康和幸福的生活。」
(Design your life to include more money, health and happiness with less stuff, space and energy.)
2. “Project 333” – 錦囊衣櫥挑戰
2010 年 Courtney 分享她的 “Project 333” 經驗,沒想到無心插柳,在美國掀起一波 “Project 333” 挑戰。許多人跟著效法,並在網路上分享他/她們的成果和經驗。
什麼是 “Project 333″?
333=用最多 33 個物件(衣物、飾品等,不含內衣褲)穿搭,持續至少 3 個月。
注意事項:
這個挑戰的目的不是逼你斷捨離,將你的衣櫥減少至 33 個物件,而是要你「精選」出能夠讓你正常上班、生活 3 個月的物件。
如果你現有的物件不滿足需求,你甚至可以購入新的來替代舊的。
詳細規則可參考網站:bemorewithless
類似中文概念有「膠囊衣櫥」,可參考文章:極簡主義「膠囊衣櫥」是什麼?
3. 愛人 & 惜物 (Love people & Use Things)
紀錄片最後 The Minimalists (Joshua & Ryan) 提出的結語:
「愛人 & 惜物,因為反過來不管用。」
Love people & use things, because the opposite never works.
── The Minimalists
許多人擁有很多物品卻沒在使用,誤以為「擁有」物品就能帶來快樂。但 Joshua & Ryan 認為一味追求物質並不能帶來真正的快樂,而是應該將更多時間花在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避免因為過度追求物質生活而忽略了更重要的事物──
這也是他們對「極簡主義」的定義,也是此部紀錄片的宗旨:記錄生命中的重要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