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目錄
最後更新日期:2023/01/10
在共生公寓打工換宿?共生公寓是什麼?
這個大概是我在台中這2.5個月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吧。
👉看看什麼是共生公寓:
[TW]拎包入住台中共生公寓──什麼是共生公寓?(上)What’s co-living apartment?(1/2)
[TW]台灣也有共生公寓?內向者也適合嗎?──什麼是共生公寓?(下)What’s co-living apartment?(2/2)
簡單來說,共生公寓就像是長住型(一個月起跳)的青年旅館,除了休息的一張床以外,更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和環境的氛圍。
Crossover台中跨界共生公寓創辦人Elis和Jeff想要挑戰台灣租屋生態──套房或是公共空間被閒置的分租式雅房,打破泥土方盒子的框架,重新打造一個以人為本的住宿型態。
為什麼來台中打工換宿?
我是彰化人(彰化市),所以台中對我來說一點都不陌生,搭上區間號甚至只要半小時就能回家一趟。
那我為什麼還要選擇在離家不遠處打工換宿呢?
正因為離家不遠,我發現我從來沒真正在台中這個城市住下來、過夜,入夜之後的台中對我而言仍是陌生的。
再加上我一直在尋找一個最適合我工作、居住的城市,台中雖然不比台北繁華,卻擁有比台北好兩百倍的好天氣和相對平易近人的物價,最重要的是十公里內免費的公車,很適合沒錢又沒有交通工具代步的我,所以就想說:不如來台中住看看吧?
喜歡的話順便找個工作待下來吧!
(台中確實不錯、適合居住,但我還是沒心情工作,最後還是決定飄洋過海到馬祖繼續打工換宿人生,哈哈)
台中打工換宿怎麼找?我為什麼來到共生公寓?
台中不算是熱門的打工換宿地點,換宿缺大部分也是青年旅館居多。
如果在打工換宿臉書社團或粉絲專頁沒找到中意的換宿缺,建議也可以從網路上(或訂房網)找自己喜歡的青年旅館,再自己主動去聯繫對方,直接問有沒有在徵小幫手。
「共生公寓」是我當時看到唯一「非青年旅館類型」的換宿地點,因此很快就被它吸引。
但老實說,在真正住進Crossover跨界共生公寓以前,只有聽過台北的「玖樓」共生公寓品牌,對於共生公寓一點概念也沒有。
看到徵打工換宿小幫手的訊息時,只覺得「共生公寓感覺很酷,應該會認識很多很猛、很厲害的人吧」,於是我雖然不清楚具體工作內容是什麼,就決定先去看看,去了就知道。
比較特別的是,之前已經有五次打工換宿經驗,但都是在青年旅館居多,工作內容也都是以房務等勞務為主,所以也被歸類在「勞務換宿」。
台中這一次是我第一次嘗試「專長換宿」,通常是以攝影、繪畫、園藝、行銷等等專業技能,以專案、完成約定成果產出的方式,換取免費住宿。
專長換宿通常沒有固定工作時間和時數,而且我個人覺得專長換宿和勞務換宿的性質不同,勞務工作一小時和專長工作一小時的價值應當也不一樣。
總而言之,很感謝台中跨界共生公寓創辦人認真看了我的簡歷,甚至看了我簡歷上提到的部落格,所以覺得我有能力可以以共生公寓為主題寫點文章吧,就邀請我來換宿了。
(應該是我過去申請打工換宿的經驗中,唯一真的有老闆/負責人點進去看我的部落格吧,哈哈)
一開始還問我要不要直接來三個月。(驚嚇,沒有一次換那麼長過)
換宿地點:住客豐富多元的傳統住家
- 換宿缺資訊來源:臉書社團 打工換宿瘋台灣(用專長改變台灣)
- 地點:Crossover Coliving Apartment 跨界共生公寓(西區忠勤公寓或南區忠孝公寓,目前已沒營運)
- 時間:2020/07/15-09/30(2.5個月,週休二日)
- 住房狀況:都是長住客(一個月起),不常需要換床被單,維持基本環境整潔即可
- 工作性質:1個月專長換宿(每週寫一篇文章、辦兩個活動、當Podcast來賓)、1.5個月勞務換宿(打掃房間、浴室、廁所、廚房等公共空間)
- 特色:住客(我都稱室友)很多樣化,有學生、上班族、自己創業、線上華語教師、Podcaster、國際學生等,來來去去不如一般青年旅館頻繁而快速,彼此間的連結建立方式不太一樣。
- 共生公寓臉書粉絲專頁:Crossover Coliving Apartment 跨界共生公寓(已關閉)
- Podcast頻道:三層公寓 – 你的打拼共居生活
工作內容:分享生活、當個好室友
在來之前,我收到的工作內容指示是:寫一些部落格文章、拍拍影片、籌辦小活動。
抵達之後再次跟兩位創辦人確認了工作內容,內容大同小異,但再細問具體內容,比如文章要放在哪、寫什麼樣的主題、篇幅?
得到的答覆都是:都可以,隨便你。
從這樣的答覆就可以知道兩位有多隨興、在這裡換宿有多自由了吧,哈哈。
部落格文章:共生公寓生活體驗
每週寫一篇,所以我在一個月內順利產出四篇文章,就放在我自己的部落格👇(夠自由彈性了吧!)
籌辦小活動:從室友變朋友
其他工作細節兩位創辦人不怎麼介意,唯獨共生公寓的氛圍是他們非常著重的重點項目。
他們希望小幫手能多花心思在室友們間的互動,讓大家每天都有回「家」的感覺,所以希望能不定期在共生公寓舉辦一些活動,幫助大家更熟識彼此。
在我專長換宿的一個月協助籌辦了兩個小活動,我個人覺得應該都有達到目的吧。
(其實也沒幫上什麼忙,就簡單寫個活動文案、調查時間而已)
【活動一】Potluck Party 一起吃晚餐吧!
我覺得一起吃飯是很容易聚集室友們的活動,畢竟大家本來就要吃飯嘛,而且重要的事一向都是在飯桌上搞定的(?)有什麼事不能邊吃飯邊談咧?
所以就決定第一個活動就邀請大家一人準備一菜,一起吃晚餐。
而且考量到有些室友可能上班比較忙,沒空下廚,一人一菜可以是自己煮、外面買、叫Uber Eats,有出菜就好。(夠貼心吧)
【活動二】中元節交換禮物
對,你沒有看錯。
大家中元節在普渡,我們在交換禮物。
交換禮物規則是價格要「剛好」99元。
很開心我準備的禮物(最大箱的那個,真的剛好99元喔)成為當日MVP!(自己講)
當Podcast來賓:Travel to find yourself
剛開始換宿時,兩位創辦人就有告訴我他們正在籌備Podcast頻道,到時候會邀請我去錄一集。
(結果錄太長,一剪變四集!!!)
聽到的時候當然很緊張,因為我很不擅長說話,尤其是在錄影或錄音中更會因為緊張而腦袋無法思考,講話會比我平常卡很多。
事實也是如此,不信你們自己聽看看。
超卡,很像是因為沒剪好而變得很片段,但其實不是,是因為我本來錄音時候就是這麼卡,哈哈哈哈哈哈哈。
為什麼要辭職流浪?
因為我覺得自己過去的人生是不及格的,想把那個自己fire掉。
👉更多收聽平台: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dk4cgxqu3vl0862smd0wpma
打工換宿也是認識自己的一種方式。一直到現在,我都還在路上:)
這集裡面有提到我去馬尼拉當志工。
關於到馬尼拉貧民窟當志工:
👉更多收聽平台: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fopbu2pf6rc0800kbn2hox4
看看我第一次當podcast來賓的心得與收穫:
台中打工換宿心得總結:我在共生公寓環遊世界
如果要我問在共生公寓打工換宿最大的收穫,我一定會說:世界很大,你的心要更大。
要放開心胸去嘗試並試著接受更多的可能性,不管對人或對事,都應該如此。(雖然目前的我還沒做到)
共生公寓最重要的價值是人,而我也的確在這認識很多有趣的人,比如剛來就不小心冒犯到一位外籍室友,讓我反思自己為人處事的心態。
今年一月初在馬來西亞自助旅行時,曾遇到一個馬來西亞檳城人對我說:「你總是說台灣的好,跟檳城人一樣,有島民心態。」
他的意思是因為我生長在一個島,島上多元性不如大陸型國家高,見識不夠、理解地不夠、國際觀不夠,才會開口閉口都是台灣的好。
(其實並沒有,雖然我一直覺得台灣是好地方,但也還是有很多不滿)
但那位外籍室友再次提醒了我這件事,不論是台灣人對待外國人的態度、以對方國籍來決定態度、抱持的刻板印象、由自己的角度胡亂解讀他人、說話前不經大腦思考等,只會顯得自己的不足。
所以啊,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會因為國籍、身分,就一定會呈現某種樣子。
在認識一個人時,最好不帶有任何先入為主的想法,而可以試著用看待一張白紙那樣去認識每個人。
生活其實有更多可能性,永遠都有其他選擇
人有多樣性,因此造就了生活的更多可能。
你說工作一定要朝九晚五、生活一定要追求穩定嗎?
跨界共生公寓的創辦人Elis幾乎都是自己創業;室友中也有幾位都在邊工作邊旅行;也有人一邊工作存錢,一邊追夢;當然也有人跟我一樣迷惘,像隻無頭蒼蠅過日子。
並沒有所謂怎樣的生活比較好,也正如我一直強調的:換宿沒有所謂絕對的好壞,只有適不適合自己而已,生活當然也是。
當你明明知道生活有更多其他的可能性時,也知道自己其實有選擇權時,漸漸的,你就不再會去羨慕別人的生活了。
因為你知道其實自己也能過上那樣的生活,只是代價你願不願意付、風險你願不願意承擔罷了。
共生公寓生活──吃喝玩樂少不了
終究得說再見
在跨界共生公寓的2.5個月,我其實經歷了各種心情轉折,包括一開始來的時候不適應,一直在懷疑自己是不是不適合住在共生公寓。
中間也一直在試著調整步調跟拿捏「社交」與「獨處」間的平衡,有時自己出門亂逛,有時參加公寓辦的活動,最後終於漸漸發展出我自己的生存模式。
本來只答應要換宿一個月,後來默默延長成2.5個月。
在這裡換宿的日子,我一點也不像小幫手,反而只是和大家住在一起的室友。
就算我很喜歡一個人自己出門亂逛,永遠沒有人知道我的行程,但大家還是把我視為這裡的一份子,有什麼活動都會揪、有食物都會一起分享。
離開前一晚,室友E還特地親手做了私房料理──「嘴邊上的西西里」,為我接下來的旅程獻上祝福。
那天晚上一群人在廚房瞎忙(燒廚房),有酒、有食物、有冷笑話,這就是Crossover跨界共生公寓認為生活該有的樣子。
你的呢?
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而人生不會只有一種選擇,生活的樣態也不會只有一種。
願大家都能達到各自的理想生活:)
打工換宿心得陸續更新中,這裡看👇:
- 2020/07-09|台中|(本文)
- 2020/11-2021/01|台北|台北打工換宿@丹居青旅|台北慢生活Slow-paced life x Work Exchange in Taipei
- 2024/06-07|台東|台東打工換宿心得@芭蕉圖書館|在海港小鎮當書店店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