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目錄
最後更新日期:2023/01/10
身為彰化市人,台中於我而言是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沒事動不動就往台中跑,因為彰化沒百貨公司,只有彰化百貨(萬年老笑話哈哈)。
(註:彰化百貨是一般生鮮超市,就像全聯或頂好)
去台中多半是為了看電影、逛街、購物,和朋友吃飯不知道約哪也會約台中,但也只限於一日遊,真正長時間住下來我還是第一次,也才知道原來台中也有共生公寓。
不需要準備被單床單,也不用鍋碗瓢盆,我就這樣帶著陪伴我走過三個月東南亞和三個月打工換宿的大背包,來到 Crossover跨界共生公寓(已停止經營)。
一邊心想會在這裡遇見什麼樣的人呢?
什麼是共生公寓?怎麼共生?
「共生/共居」(Co-living)顧名思義是共同居住及生活,通常是指一群非血緣關係者共同居住在同一個空間,比如Crossover目前住客有大學生、國際學生、播客(podcaster)、上班族、線上華語老師等,彼此本來都不認識。
也可以理解成一群陌生人住進管理式「家庭式分租雅房」或「長租型青年旅館/背包客棧」。
「共生」這個概念起源眾說紛紜,有人認為1970年代丹麥的Sættedammen是第一個現代共居社區,也有人認為世界大戰戰間期於英國倫敦建立的Isokon Flats最早體現「共享公共空間」這個概念。
但「共生」這個概念真正流行是因為近年吹起的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熱潮,最有名的例子不外乎是Airbnb、Uber(共享閒置空間──房屋、車子)。
後來出現的共享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以及本篇介紹的共生概念,也是共享經濟下備受矚目的焦點。
共享經濟強調閒置資源的再分配,讓有需要的人不必擁有,而是能以相對便宜的代價借用資源。
不同的是,共享工作空間及生活空間,除了能共同分擔公共空間的花費、節省租屋成本外,更強調人與人密切交流的加乘效果。
為什麼需要共生公寓?
有人認為,那不就跟西方大學宿舍或是西方國家常見的share house、shared apartment一樣嗎?
是的,感覺確實很像,差異點在於:
- 共生公寓管理方會先過濾、篩選入住者,以期望住客都是認同此一理念,價值觀較相近的人
- 管理方常常會主動舉辦活動,以促進住客彼此交流。
「共生」概念之所以會越來越受歡迎,多半與房租難以負擔(尤其在大城市、對年輕人而言)、在疏離社會企圖重建社會/人際連結有關。
透過共生方式降低租屋成本,或以相對合理的租金換取更多資源(人脈、知識、技能分享等),並且擁有一個家的歸屬感,而不單單只是換取一個住屋。
注重隱私的西方國家如何發展共生公寓?
先簡單介紹幾個歐美地區的共生公寓/品牌:
英國
英國倫敦的The Collective Old Oak號稱是全球最大規模的共居公寓,共11層樓,能容納550個房間。
每個房間有獨立衛浴,甚至是自己的廚房,視房型而定。
公共空間更不用說,生活中需要的餐廳、酒吧、共用廚房、健身房、電影院、遊戲間、花園、spa、圖書館、工作空間等,都能在這裡享受到。
美國
Common目前在全美地區紐約、舊金山、洛杉磯、芝加哥等8個城市擁有52個據點及超過2100位住客,標榜可以用較低的預算入住城市市中心,吸引不少有此需求者;
位於美國邁阿密的Roam是一個提供共同工作、共同居住空間的社群,在舊金山、東京、峇厘島均有據點,協助人們能在工作、旅行,以及生活冒險間拿捏出界線。
正如同學生宿舍或shared apartment,歐美地區本來就存在類似概念的租屋形式和生活型態──有個人獨立房間或床位,但共用廚房(及衛浴)、交誼廳、洗衣間等設備。
共生概念確實也先風行於歐美地區,亞洲地區相對較晚引進。
以上幾個例子都可以發現他們強調住客可以擁有獨立房間,只是在有限的空間內「縮小個人空間,極大化公共空間」,在保留個人隱私的同時強調公共空間。
西方國家「較追求生活品質,重視工作與生活間的平衡」這點也可以清楚體現在共生公寓的選址以及空間設計。
除了有住屋需求的大城市外,越來越多共生公寓品牌擴點在度假勝地,像是西班牙、印尼峇厘島、泰國海邊等,這則與遠端工作(Remote workers)、數位遊牧民族(Digital Nomads)等新工作型態越來越普遍有關。
當工作地點不受限時,入住時間彈性、方便且不用煩惱傢俱,拎包就能入住的共生公寓即成為熱門選擇。
共生公寓重視人的本質與價值
由上述可知,租金未必是共生公寓的優勢,有些甚至比傳統租屋型態房租高很多,但有能力負擔、有此需求的住客卻可能比想像中來的多。
或許,有人追求的是社群的氛圍,在疏離社會中尋找家的感覺;也有人看中的是互相交流激發出的火花,與來自不同背景的人碰撞,或與有相似理念抱負、價值觀相近的人共創未來。
共生公寓也可以是建立人脈、找到未來合作夥伴的好地方。
Crossover最近正在發展自己的podcast頻道「三層公寓─你的打拼共居生活」,剛好近幾位新住客也都有在經營個人頻道,podcast儼然成為熱烈交流的話題之一。
看著大家分享經驗、頻道初創期的疑難雜症以及後續經營上的困難,互相交換頻道資訊、邀請彼此上自己頻道等,彷彿亂入了一個podcaster的聚會。
自己就像一隻小兔子誤入叢林,向左向右都不像是自己熟悉的世界啊。
回歸人是社會性動物,終究需要與人互動、交流,而人的價值也在此過程中越來越彰顯。
共生公寓希望塑造的就是這種理想──重視人的本質與價值,無論是透過硬體空間設計或是軟體活動規劃。
共生公寓或許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卻能為你打造一個新的生活型態。
然而,也有人質疑這是否只是「大人版夏令營」,把所有人關進同一個空間生活?
更多人認為這只適合活潑外向,喜歡社交的人;
反之,對於喜歡獨處、不喜歡社交的人,只會帶來更多壓力及社交焦慮──是否會成為外向者的遊樂園,內向者的惡夢?
換了一個社會環境和人:當共生概念來到亞洲,甚至是台灣,還能生存嗎?
又會有什麼改變呢?
下篇文傳送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