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目錄
最後更新日期:2024/08/20
為什麼開始打工換宿?
2019年9月,我在25歲生日前幾天辭掉做了兩年多的工作,揹著這一個大背包,買了一張單程機票飛往菲律賓,開啟一趟為期三個多月的東南亞小旅行。
👉如何成為背包客:背包客怎麼當?6 個行前準備技巧新手必看!
這也是我第一次在國外一個人旅行那麼久,足跡遍及菲律賓、馬來西亞(東、西馬都去了)、汶萊、新加坡。
2020年1月回台灣行使公民權利,順便和朋友來了一趟七天六夜機車環島之旅。那之後本來要再從越南出發,一路慢慢往西移動,殊不知疫情打亂了計畫。
一樣是出發了,只是目的地從越南變成蘭嶼。
我以為我只是要到蘭嶼打工換宿/打工換證(open water水肺潛水),結束就會回老家彰化,沒想到因為種種原因,默默變成了類環島行程,至今仍在打工換宿中。
更多關於旅行或打工換宿的小故事,歡迎逛逛我的IG:wssilverlining (佛系經營、不定期更新中)
為什麼能維持行囊的精簡?
當「游牧民族」至今已經一年多了,每次「移動」都在經歷斷捨離,如何能維持行囊的精簡,是我每次想要買東西都必須要思考的問題──問自己:這個東西是想要、需要、還是必要?
想過一輪就什麼都不會買了,哈哈。
所以我漸漸發現,原來生活真的不需要太多物質,簡單一個背包就能維持日常生活,而真正能留起來的,一路陪著我旅行的,對我來說一定都是最重要的東西。
旅行作家「安柏不在家」的Amber也有在她的書裡寫到:
雖然沒有帶太多貴重的東西,但是極精簡的行囊裡,幾乎每一項都是必需品,只要少了任何一樣都會很麻煩,所以我幾乎是用生命在守護自己的包包。──Amber《安柏不在家,在南美洲》
而我會想要寫這篇文章,是因為某天突然意識到背包內容物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個性,尤其是長途背包旅行需要精簡再精簡,我很好奇能讓我一直願意扛在身上的重量,到底是源自於哪些東西?
這篇行李清單/打包術適合哪些人?
本篇行李清單/打包術適合以下三種人:
- 打工換宿(兩週以上)
- 長途背包旅行
- 離家出走(?)
打工換宿行李清單可分8大類
以打工換宿來說,除了手機、錢包不提以外,我的行李清單大致可分為8大類:
- 外出服飾:替換衣物、泳衣、鞋子
- 盥洗包:美妝、盥洗用品
- 防水資料袋:L夾、收納紙本票券、備用口罩
- 3C產品:筆電、電子書閱讀器、充電線們、行動電源
- 外出包們:可折疊式後背包、手提/側背/肩背三用帆布袋
- 藥物、急救包
- 個人物品(可帶可不帶)
- 其他消耗品(一次份量不要太多)
先介紹一下我的大背包本人~
當初我挑選大背包的重點:輕、可登機、背負系統可收納、好看(膚淺)
它有幾項重點完完全全符合我以上的需求,像是:
- 容量45L(應該算不大也不小)
- 重量1.4 kg(輕量化)
- 符合登機尺寸(可以當手提行李帶上飛機,省托運費)
- 背負系統可收納(背帶跟腰帶可隱藏,托運時不怕勾到)
- 後背/手提兩用(可以很帥的手提走在機場?)
- 頂部/平面雙開口(拿東西方便,無死角)
這個包是台灣品牌設計,背的人不多,目前只有撞包過一次。
使用上目前都很滿意,只有拉鍊設計小可惜,如果能做方便上鎖的形式會更實用;防水也只有簡單防潑水,我有自己另外買迪卡儂的背包防水套,以備不時之需。
還有一個最大的缺點就是:價格不美麗。
把大背包內容物全部掏出來以後,大概是這些:
除了左下靴子移動時我會穿著,其他東西我都會塞進大背包。
以下再依分類慢慢介紹我的選物原則:
1. 外出服飾:替換衣物、泳衣、鞋子
要減少體積只有兩個方法:
(1) 方法1──減量:不要帶太多衣物,勤換洗
[挑選小撇步]
衣物:輕薄、難髒、好搭、不怕皺、最好可快乾
鞋子:不怕壓壞、防水(下雨天可穿)
詳細替換衣物就不多作介紹了。
簡單來說上衣多於褲子(褲子會重複穿),會帶1-2套泳衣(可以去海邊玩水或游泳池游泳,有專門的藍色防水袋收納)、快乾毛巾2條(大小不一樣)、風衣外套(防風、防水)。
(2) 方法2──壓縮體積(壓縮袋)
替換衣物用壓縮袋收納,可以縮小佔的空間;鞋子會用大創買的鞋袋裝,不怕髒鞋弄髒其他物品。
鞋子我主要有兩雙:非正式登山靴(防水,不是正式登山用,但蠻好走的)、夾腳涼鞋(不怕水,也可以當夾腳拖穿)。
小撇步:
移動時厚重衣物(例如風衣外套)、厚重鞋子(非正式登山靴)會穿在身上,
不佔用背包空間。
我還有帶一條曬衣繩方便隨時洗衣服,在沒有足夠衣架晾衣服時可以用,但在台灣目前只用過一次。
2. 盥洗包:美妝、盥洗用品
先說因為我個人很懶得化妝,所以沒有所謂化妝包,只有帶簡單眉筆、粉底等(經驗顯示根本幾乎沒用到),一併跟盥洗用品、髮油、乳液等瓶瓶罐罐收在一起,並且東西量控制在這一包。
小撇步:以肥皂代替沐浴乳(省空間、重量,也用比較久),瓶瓶罐罐選小罐裝。
肥皂收納可參考:五樣背包旅行必備小物Five must-have for backpacking
3. 防水資料袋:L夾、收納紙本票券、備用口罩
防水資料夾裡頭主要會放:一個L夾(L型、U型合一,可裝重要文件,必要時也可以單獨帶出門)、發票、備用口罩、幾個備用夾鏈袋(一樣收納紙類或瓶瓶罐罐以防液體流出,我也裝過食物)。
還有我很喜歡蒐集門票、電影票、交通票券等各式各樣能記錄旅行的小物,雖然以後不見得會拿出來看,但如果有一天我想記起某段旅程,這些看似無用的小物就能幫我喚起記憶。
4. 3C產品:筆電、電子書閱讀器、充電線們、行動電源
提帶可收納式筆電包:筆電方便我查資料、看劇、寫部落格等。移動時,它就作為筆電包/筆電保護套,收在大背包的筆電專用夾層;平常外出時如果要帶筆電,也可以將提帶拿出來直接手提。
很棒的是還有一個前袋,可以放我的電子書閱讀器。(我平常不用滑鼠,前袋放筆電充電器我覺得太勉強,所以另外有充電器收納包。)
電子書閱讀器:具備電子書閱讀功能(廢話)+筆記功能(我就不用另外帶紙或筆記本,又能同樣保有手寫感)。
藍芽耳機:可以在打工換宿時邊打掃邊聽音樂,當然前提是老闆允許(只要不妨礙打掃效率,基本上應該不會反對吧)。
行動電源:我出門都會攜帶,跟有線耳機一起收在兔子防水袋(沒出現在上圖)。
5. 外出包們:可折疊式後背包、手提/側背兩用帆布袋
日常出門時畢竟不可能一直背著大背包,所以我準備了三個外出包視出門目的、地點、場合選擇。
以下我只挑其中兩個我覺得很實用的介紹:
可折疊式後背包
這是平常外出用後背包。
前袋我會放:折疊式環保購物袋、出門常用小物包(飲料提袋、面紙、濕紙巾、護唇膏等);
一般大格放得下我的筆電(14吋)、保溫杯、雨傘、兔子防水袋(內有耳機、行動電源、充電線)、錢包等,我覺得容量算夠用。
重點是平常不用的時候,可以收納成很小一包,長途移動時我會一起收進大背包,這樣看起來就不會大包小包、東西很多的樣子。
手提/側背/肩背三用帆布袋
看似一個很普通的文青帆布袋,但如圖它有三條背袋,背法多變化──可以用短背袋手提/長背袋側背/短背袋肩背,三種願望一次滿足。
長途移動時,我會用它來裝手機、錢包、雨傘等需要隨時掏出的東西,側背在身上再背大背包,才不用一直打開大背包拿東西。
6. 藥物、急救包
簡單急救包:透氣膠帶、護理小幫手(內含優碘棉片、ok蹦),以防不時之需,但也只能簡單處理傷口用。
止癢藥膏(?):之前在海邊被水母螫,醫生開的藥膏,沒用完,就繼續備著。
暈車藥:長途車程或船程我才考慮會吃,例如馬祖回基隆的八小時船班。
百靈油:我買最小的分裝品來分裝,很好用!外敷內服都可,我會拿來擦蚊蟲叮咬或提神,感冒時我也試過加「一滴」配熱水喝,個人覺得蠻有效的,至少熱水蒸氣搭配薄荷蠻通鼻塞的。
梅子乾:隨身零嘴,也可舒緩暈車暈船不適感,或吃太飽想削弱飽足感時(?)
7. 個人物品:視個人需要/習慣
這一類是視個人需求或習慣決定,我會帶著這些東西都是有一定理由的。
雨傘:雖然我有防水外套、大背包也有防水套,但有個摺疊小傘還是比較方便。
折疊式眼鏡盒:我有時候會帶日拋隱形眼鏡,這時眼鏡就會收回眼鏡盒,避免亂放壓壞;平常帶眼鏡時,眼鏡盒就摺疊收在大背包備用。
保溫杯:雖然重,但保溫效果在天冷或天熱時還是很實用的。
鎖匙(密碼鎖+鑰匙鎖):因為我的大背包有兩個開口,如果要鎖上我會一個用密碼鎖,一個用鑰匙鎖,以防我弄丟鑰匙、忘記密碼或密碼因為大力撞擊設定跑掉。
通常我出國才有考慮鎖,在台灣就放著備用,或可以拿來鎖青旅的置物櫃。
8. 其他消耗品:一次份量不要太多
日常用品如面紙、濕紙巾、衛生棉、拋棄式除毛刀等,我一次只會買適量,否則多餘的重量一直背在身上很不必要,東西不夠再即時買就可以了。
總結
以上就是我的大背包內容物大解密。
選物原則可簡單歸納為幾個重點:實用性、輕巧、體積小、可折疊/收納為佳。
沒有一次攤開看還真的不知道原來我背包可以放這麼多東西,但仔細分析又覺得東西不算多,至少都是我真的有用到的東西。
關於衣物的部分,由於我之前是去東南亞旅遊,在台灣開始打工換宿也是春夏秋天,所以我準備的衣物主要是適用夏天,只有防風外套真的是帶對了,之前去阿里山熬夜看日出、在馬祖打工換宿,都有派上用場。
不過最近怕天氣越來越冷,我還是特地請家人幫我帶了件長袖帽T、一條圍巾來給我,能否靠這些衣物度過冬天?Let’s see…
從我帶的東西可以發現我很重視東西的實用性,但又會在意要好看(只是標準沒很高),看來是個務實但有一丁點崇尚外表的人吧;
沒有化妝包跟衣物偏黑色系,可以代表我沒有很在意自己的裝扮,乾淨、簡單、舒服就好;
會蒐集票券可以看出我是念舊的人,明明每一分空間跟重量都應該好好善用,但我卻願意花在各式各樣的票券;
電子書閱讀器是我個人想維持閱讀習慣,雖然還是偏好紙本書籍,但因為便利性和好攜帶考量,我最後選擇了電子書閱讀器。
最後,有沒有人發現我少介紹了哪一樣東西?來分享個我覺得目前出現在我行囊中最荒謬的東西,就是……
登登登登!塔羅牌!
也離職一年多了,如果說這「休息」的一年是用來尋找人生方向,那我顯然執行得很失敗,走了一年多還是覺得很迷惘。
明明本來不信塔羅牌、占星、抽籤之類的人,卻覺得人生迷茫到需要一個指引而願意接觸塔羅牌,甚至買了一副牌打算來自己研究。
結果因為覺得太難、太複雜、涉及太多相關知識了,有點三分鐘熱度,目前還是個連牌義都不懂的門外漢。
未來會不會再積極研究呢,還是個問號。(至少這副牌還可以當撲克牌用,不會完全沒發揮功能,當初買的時候就是看上這點,果然很務實,哈哈)
關於人生的迷惘,後來在看了皮克斯動畫《靈魂急轉彎》(Soul)以後,更覺得就算了吧、沒關係,接受自己「迷惘」這個事實搞不好才是改變的第一步?
如果有任何收納建議,或覺得哪些東西可以再精簡或替代,歡迎留言告訴我!
我很想要再減輕一點重量,越輕越好,目標是希望能維持在登機規定的7公斤內!
(寫於2020/12/09)
PS. 本文照片都是在台北打工換宿的工業風青旅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