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加減人生實驗中
Menu
  • 最新文章
  • 關於
  • 旅行
    • 一個人旅行/獨旅
    • 台灣打工換宿
    • 旅行實用小撇步
    • 客製化行程規劃服務
  • 閱讀
    • 電子書閱讀器推薦
  • 極簡生活
    • 整理師
  • IG 聯絡我
Menu

與死亡共生──馬尼拉最大公墓半日遊Cemetery Tour in Manila North Cemetery

Posted on 26 1 月, 20228 6 月, 2024 by Wendy

內容目錄

  • 什麼是Smokey Tours?為什麼要導覽貧民窟?
  • 墳場之旅(Cemetery tour)有什麼?
    • 陵墓(Mausoleum)是什麼?
    • 與亡者共生
    • 生死都離不開金錢
  • 菲律賓vs台灣 葬禮文化差異
  • 收入來源?如何在墓園裡求生存?
  • 墓園裡的生活:鬧中取靜的日子

墳場之旅(Cemetery Tour)是Smokey Tours貧民窟導覽(Slum Tour)外,另一個主打行程,時間約2.5-3小時,包括參觀馬尼拉最大的公墓,一窺菲律賓葬禮習俗;

停留其中的猶太公墓,以了解菲律賓在大屠殺時如何成為猶太人庇護所;

體驗菲律賓人如何慶祝諸聖節(All Saints’ Day);

還可以體驗大眾交通工具Jeepney和Tricycle。

為尊重墓園居民,行程中嚴禁拍照。

什麼是Smokey Tours?為什麼要導覽貧民窟?

*2023/03 以後 Smokey Tours 已由 Bless the Children Foundation 組織接手營運。
如果有興趣預約導覽,請 Email 至:info@bysmpblessthechildren.com
以下經驗僅供參考,實際行程安排請自行洽詢組織。

Smokey Tours是菲律賓世界體驗協會(World Experience Philippines, 簡稱WEP),底下的一個計畫。

他們想提供的不是Tours,而是一種體驗,希望可以透過導覽方式將馬尼拉不同的一面呈現給大眾,進一步喚起其對社會議題的重視。

所有領隊都是經過訓練,通過層層關卡培訓出來的,再加上來自貧民窟地區的生活經驗,我相信他們所說明的一切會相當有說服力。

👉看看他們都在做些什麼:

什麼是Smokey Tours?為什麼要導覽貧民窟?What is Smokey Tours?

他們的首推行程是貧民窟導覽(slum tour):

體驗菲律賓式豁達──Smokey Tours馬尼拉貧民窟半日遊Slum Tour in Manila

墳場之旅(Cemetery tour)有什麼?

馬尼拉北部公墓(Manila North Cemetery)是馬尼拉最大的公墓,占地54公頃,一些著名人物如總統、政治人物、明星等,都葬在此地。

例如菲律賓第四任總統Sergio Osmeña,你可以在50 peso鈔票上找到他。

(50 peso,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陵墓(Mausoleum)是什麼?

在開始介紹墳場之旅之前,必須先了解一下陵墓(Mausoleum)。

陵墓有很多型式,像印度著名的泰姬瑪哈陵、中國兵馬俑等。

在馬尼拉北部公墓常見的型式為一間間由柵欄圈住的房屋,就像是為石棺打造的寢室一樣,一個家族通常擁有一個陵墓,裡頭置放一個個過世親人的石棺。

通常在每年11月1日諸聖節前後,家人會帶來一些鮮花、蠟燭、食物等,到陵墓訪視過世親人,有點像台灣的清明節。

這是菲律賓一年一度的盛事,每到這個時候公墓才會湧入大批人潮,平常時候陵墓的打掃清潔則會委託由看守人(Caretaker)協助打理。

在參加此導覽前,我從來沒親眼見過這種型式的陵墓。

(Cemetery, photo by Echo Grid on Unsplash)

與亡者共生

這裡還有一點特別的是,它不僅僅是墓園,裡頭還像是一個社區,除了陵墓以外還有一些房子,現今約有3000居民在此生活。

有些家庭也會允許看守人家庭住在陵墓。沒錯,你沒有看錯,他們是真的與那些石棺一起住在柵欄內!

我原先以為公墓只是一個關於死亡的終點站,沒想到這裡同時也是許多人出生─成長─死亡的地方,生老病死都不離開此。

It’s not just about the death.

(Manila North Cemetery, photo by Hywell Martinez on Flickr)

為我導覽的領隊M有點年紀,但經驗相當豐富,墳場之旅可說是她的專業,也是她目前在Smokey Tours一直用心經營的項目。

她不只是帶領客人參觀公墓,每一次導覽對她而言也是在學習。

她無時無刻都在觀察公墓內的變化,一有疑問就會向當地居民請教,時時更新她的資料庫。

可以感受得到她對於這片公墓,以及這裡的人事物有一定的情感與熱忱。

領隊M曾經問過一個在此地出生─結婚─生子的在地婦女:為什麼不離開,搬去外面住?也許有更好的生活環境或就業機會。

她回答:「我不知道要怎麼在外面生活。」

答案簡單而粗暴。

已經習慣墓園裡的生活的她,外頭我們熟悉的世界對她而言才是異地。

生死都離不開金錢

然而,公墓就像是社會的小型縮影,在生之時我們擺脫不了貧富,殊不知死後我們仍在貧富間較量。

在墓園主要幹道上你會看見幾間陵墓顯得特別富麗堂皇,該有的設施、裝飾物,甚至是冷氣都有;

然而你也能看到只有簡陋遮蔽、老舊又狹小、看似無人照料的破舊陵墓。

貧富差距就連是在墓園也是赤赤裸裸地存在。

菲律賓vs台灣 葬禮文化差異

菲律賓是個很重視信仰的國家,人口中約莫有90%信仰天主教及基督教,剩下10%是伊斯蘭信仰及其他宗教。

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菲律賓埋葬親人的習俗與我們相似,存有儀式像是守靈(The Wake)─出殯(護送棺木去教堂及墓園下葬)─連續誦經九日(他們相信靈魂進入到後世需要花九天)等。

但相似中又存在差異,像是在菲律賓守靈的時候是允許在旁賭博的(打撲克牌、桌遊、麻將等),主要是要讓參加者保持清醒,另一個原因,竟然是賭博的收入會用來幫忙負擔葬禮費用,真讓人意想不到;

反之,在台灣守靈時會被禁止大聲喧嘩,因為覺得對亡者不敬。

收入來源?如何在墓園裡求生存?

正如前面所提,公墓就像是一個小型社會,在公墓內的自然有謀生方式。

我覺得比較特別的是看守人(Caretaker)這個職業,各家族每個月會支付100 peso(約60台幣)讓一位看守人每天打掃墓位。

你想想,一個月才60台幣收入怎麼生存!?

所以一位看守人會看照平均約10個墓位,且較有錢、擁有陵墓(住有石棺的房屋)的家族會支付較多,有時也會提供一些好處,如讓看守人及其家人住在陵墓內、幫忙支付看守人子女學費等。

也因為聘請看守人通常是以家族為單位,看守人這項職業也因而成為一種家族事業,現職看守人過世之後會由兒女接手,繼續照料那些墓位。

一代接著一代,都是看守人。

{Ronald Lee, cemetery caretaker in field operations, cleans off an open niche cover in Columbarium Court 7 at Arlington National Cemetery, Arlington, Virginia, Nov. 15, 2018. This was the first snow fall of the season. (U.S. Army photo by Elizabeth Fraser / Arlington National Cemetery / released)}

另外,居民也會經營較能想像到的小本生意,像是菲律賓常見的sari-sari(意思是什麼都有)小雜貨店、在諸聖節前後販賣鮮花跟蠟燭等。

有些小朋友會跑遍墓園收集蠟燭殘骸,再賣掉以重新製作為蠟燭。

陶器製作(Pottery)也是公墓內謀生的一種方式,所製作的成品會運到外頭市場販賣。

我看到的多為小甕、花瓶等一些園藝用盆器。

公墓裡頭的水電來源則與貧民窟差不多,由於親人來訪墓園多為一年一度(諸聖節前後),電力在公墓內並不普遍。

居民通常會連接已有電力的陵墓或房屋,但需要支付較高額的電價──他們稱作sub-meter。

水資源除了公墓裡的井水可以用來洗衣服、洗澡外,有些家庭也會拿來煮沸後飲用,或直接生飲。

也可以直接向外頭購買桶裝水來飲用。

墓園裡的生活:鬧中取靜的日子

住在墓園裡頭空氣相對清新又安靜,而且那種平靜是外頭追求不到的,特別在熙熙攘攘的馬尼拉大都會區更是得來不易。

他們之所以選擇墓園來居住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不需要付租金!

幸運的話,居民會居住在經擁有家族允許的陵墓,不必煩惱無遮風避雨處。

既然免費,又比外頭(例如貧民窟)安全,何不就居住在此?

很多居民都是抱持這樣的想法,於是世世代代都生活在此。

你可能想說和那些亡者一起居住,會不會經歷某些靈異事件?

多多少少是有的,但我想他們已經見怪不怪。

比起害怕那些亡靈,他們更需要面對的是子女因為居住在此受到的歧視,或是午夜間有些人把此地作為販毒、非法交易的場所。

比起那些難以解釋的現象,活生生、血淋淋的其他人類才更需要被防備。

這活人與亡者同住的景象在我們外地人看來非常新奇,也難以想像,但很多時候生活並不會給你太多選擇,奇景自然而然便漸漸成為慣例。

沒有想到在馬尼拉車陣及人群24小時來回穿梭之處,還存在這麼樣一個特別而值得探索的地方。

(寫於2019/11)

相關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近期文章

  • 斯里蘭卡聖城康提 (Kandy)景點推薦:除了佛牙寺,還能去哪?
  • 斯里蘭卡國家公園 Safari 推薦哪個?我在 Udawalawe 坐吉普車找大象!
  • 斯里蘭卡 Nuwara Eliya 景點、住宿推薦:高山火車、茶園品錫蘭紅茶、霍頓平原必去
  • 斯里蘭卡獅子岩 Sigiriya:花 35 美金爬一顆大石頭值得嗎?
  • 斯里蘭卡可倫坡 8 景點、街邊小吃、住宿推薦(含被騙經驗分享!)

分類

  • 旅行 (55)
    • 台灣打工換宿 (17)
    • 旅行實用小撇步 (8)
    • 汶萊 BN (1)
    • 柬埔寨 KH (3)
    • 寮國 LA (9)
    • 斯里蘭卡 LK (7)
    • 馬來西亞 MY (2)
    • 菲律賓 PH (4)
    • 新加坡 SG (1)
    • 泰國 TH (3)
  • 閱讀 (11)
  • 極簡生活 (10)
  • 整理收納 (10)
  • 其他 (1)

一個人旅行/獨旅 共居 co-living 居家整聊室培訓課程 整理師 數位游牧民族 Digital Nomads 斷捨離 極簡主義 遠距工作

↓ 支持我 ↓
(用我的連結預訂行程)

Klook.com

Support me

如果你喜歡我的分享,歡迎贊助我一杯珍奶,支持我繼續帶你一起看看世界、實驗人生:)

請我喝杯珍奶!

Announcement

本站部分連結有參與聯盟行銷,透過連結購買商品,我可能會從中獲得一些分潤。但本站分享都是我真心推薦!

Follow me

  • 旅行中
  • 極簡生活實驗中
© 2025 加減人生實驗中 | Powered by Minimalist Blog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