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目錄
文章最後更新於 2025-05-01
最後更新日期:2025/05/01

泡麵是台灣人防颱必囤貨、月底救星,肚子餓又不想出門的最佳好朋友。
如果吃膩台灣口味的話,本文幫你試吃避雷,精選 10 款泰國泡麵推薦給你。
從經典泰式料理到創意口味都有,只怕你吃過就回不去啦!
泰國 3 大泡麵品牌介紹
MAMA

提到泰國泡麵品牌,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國民美食」 MAMA, 泰國 7-11、各大本土超市佔最多層架、提供最多選擇的一定是它。
不只是市佔率高、容易取得的平民美食,“2022 Thailand’s Most Admired Brand”、”IAUD International Award 2021″金牌等獎項加持,更說明了品牌實力有權威認證。
OK (Oriental Kitchen)

我一開始以為 OK 是另一個泡麵品牌,仔細研究才發現它只是 MAMA 旗下的一個品牌支線。
名為「東方廚房」(Oriental Kitchen),口味設計大多是以偏「創意」路線的東方口味為主,
例如:韓式泡菜、奶油味噌 (Miso Butter)、很夯的松露口味等,台灣人熱愛的鹹蛋黃口味也是 OK 出品。
喜歡特殊口味的人,不妨可以從 OK 入手。

圖左一:奶油味噌(Miso Butter)
圖中間:辣螃蟹(Chili Crab)
圖右一:培根蛋(Carbonara Bacon)
yumyum

yumyum 也是在泰國便利超商容易看到的泡麵品牌,口味以經典泰式料理為主──海鮮、酸辣、碎豬肉、泰北咖哩等等,比較少所謂創意料理口味。
不得不說泰國泡麵品牌蠻會取名字的,MAMA 聽起來就很有親切感,yumyum 很直白,聽了令人流口水 XD
WAIWAI

WAIWAI 在泰國便利超商也很常見,但選擇相對較少,口味也以常見泰式料理為主。
不過 WAIWAI 有出素食口味,麵體也有米粉等不同變化,可能找泰國的大型賣場(例如:Big C)款式會齊全很多。
(NISSIN 日清)
日清雖然不是泰國品牌,但卻開發了許多泰式口味──像是蝦味酸辣湯麵,在泰國便利超商也很容易取得。

10 款泰國泡麵推薦,跟著買不會錯
趁著在泰國旅遊 3 個月的期間,我嘗試了幾款泡麵,針對個人心得和台灣人口味精選出這 10 款。
如果想嘗鮮又怕踩雷,從裡面挑就對了!(個人私心最愛1、4、5)
1. MAMA (OK) 鹹蛋黃乾泡麵 Stir Fried Salted Egg

MAMA 牌的鹹蛋黃乾麵在泰國有袋裝和碗裝,但兩種包裝的麵體居然有差!
袋裝的麵體較粗、偏圓,比較有嚼勁,我個人比較喜歡袋裝的。
調味料包有鹹蛋黃粉包跟辣粉,不吃辣的人建議辣粉加一點提味就好、不要全下。
鹹蛋黃很特別,台灣沒有類似口味的泡麵,值得買來試試,這款我會回購!

杯裝版鹹蛋黃乾麵:
2. MAMA (特級)蝦味酸辣湯泡麵 Shrimp (Creamy) Tom Yum

MAMA 牌的蝦味酸辣湯有兩款:
- 蝦味酸辣湯泡麵 (Shrimp Tom Yum):包裝顏色為亮粉紅、有線條
- 特級蝦味酸辣湯泡麵 (Shrimp Creamy Tom Yum):橘色包裝
這兩款可說是台灣人必買的泰國泡麵,在台灣的便利超商、東南亞超市相對容易找到,去泰國玩不用特地買。
鮮蝦味配上泰式經典冬蔭功(泰式酸辣湯)湯底,讓你一秒到泰國!
3. MAMA 綠咖哩雞湯泡麵 Chicken Green Curry

綠咖哩雞泡麵也是台灣人必買,一樣在台灣相對容易在實體店面買到。


綠咖哩泡麵不太會辣(也可能是因為我調味料沒全下),即使沒有冬蔭功(泰式酸辣湯)的海鮮或帶點泰式酸味,一樣帶給你濃濃泰國味。
不過我覺得麵體有點難吸附湯汁,整體吃下來是好吃的,但麵跟湯很分開,感覺剩下來的湯可以拿來加料煮成咖哩或是配飯。
推薦給不吃海鮮又喜歡泰式口味的你!
4. MAMA 碎豬肉湯泡麵 Minced Pork

這款在泰國 7-11、超市等等都很常見,有一般、加大包裝、減鈉版本(圖:左),但吃泡麵的人應該沒在在乎健康吧(?
吃起來像台灣的統一肉燥麵,怕泰國口味吃不慣的人,選它就對了!

味道超香,我在泰國的青年旅館當消夜吃,一直被其他住客眼神關注 XD
5. WAIWAI 碎豬肉酸辣湯泡麵 Minced Pork Tom Yum

WAIWAI 的這款碎豬肉酸辣湯泡麵,簡直就是直接將第四款的碎豬肉泡麵跟泰國著名冬蔭功(泰式酸辣湯)結合,讓你兩個願望一次滿足。
但實際泡起來沒有碎豬肉肉末,反而是像檸檬的酸感讓整晚湯頭變得很清爽、也不會很辣,是不吃辣的人也能接受的辣度,我個人覺得蠻驚艷、有挖到寶的感覺!
6. MAMA 鴨肉湯泡麵 Pa-Lo Duck

這款鴨肉泡麵也蠻適合台灣人的,吃第一口馬上讓人想起統一的肉骨茶麵,尾韻有點甜味,很符合對泰式料理的印象。

內容物有油包、粉包和辣椒粉,對我來說口味有點偏鹹,建議粉包不要全下。
7. NISSIN 日清 Thai Signature 海鮮泡麵

泰國版日清除了杯麵款式以外,也有看起來較高級、主打泰式海鮮口味的袋裝產品線──Thai Signature。
我在泰國 7-11 有看到兩款:
- 酸辣蝦醬椰奶泡麵 (Tom Yum Shrimp-paste Creamy Sauce)
- 咖哩海蟹炒泡麵 (Stir Fried Curry Sea Crab)
8. yumyum 辣味海鮮乾泡麵

yumyum 這兩款泡麵定位感覺跟日清 Thai Signature 蠻像的,都是走「高級感」的海鮮口味,我在泰國 7-11 看到這兩包,第一直覺是吃辣的人應該會很愛。
- 辣味龍蝦泡麵 (Instant Noodles Spicy Lobster):黑色包裝
- 海鮮炒泡麵 (Instant Dried Noodles Seafood Pad Char)
9. MAMA 釀豆腐酸辣湯泡麵 Yentafo Tom Yum Mohfai
這碗釀豆腐酸辣湯泡麵顏色看起來紅通通,跟冬蔭功(Tom Yum)一樣是酸辣湯底,但辣度是平常只能吃小辣的人都可以接受的,不會過辣。
不過就是能想像到的酸辣口味,特色和驚艷度個人覺得還好。

釀豆腐也是泰國常見的麵食,湯底微紅,通常會搭配丸子、豬血等等配料。
用釀豆腐酸辣湯泡麵為底,再自己加上喜歡的料,就可以輕鬆在家複製泰國平民美食!

10. MAMA 米粉清湯麵 Rice Vermicelli Clear Soup
如果吃膩一般麵條、或想吃清淡一點口味的湯麵,不妨可以試試這款米粉清湯麵。
它封面的圖片跟泰國路邊麵攤常見的「魚丸湯麵」 (Fish ball noodle soup)滿像的,但實際吃過發現湯其實沒有想像中清淡、對我來說還是偏鹹,泰國泡麵的湯我通常都沒辦法喝完……
麵體很特別,但口味個人沒有特別喜歡。

麵體真的是米粉,不想吃一般捲捲麵體泡麵的人,泰國泡麵還有米粉可以選擇。

加碼分享:2 種泰國泡麵道地吃法
涼拌青木瓜沙拉
涼拌青木瓜沙拉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泰國更有千奇百怪的變化吃法,例如加米線 (rice noodle)、加生醃、加皮蛋、加海鮮等等,加泡麵吃當然也不是不可能啦!


去清邁烹飪教室自己做泰式料理:
颱風天/清冰箱吃法、泰國泡麵煮法
(參考泰國清邁麵店 Mama Fah Thani)
跟台灣家常泡麵一樣,冰箱有什麼、想吃什麼就自己加──青菜、肉、蛋,方便又增加營養價值,讓吃泡麵不再那麼罪惡。
值得注意的是,泰國路邊麵攤常用的泡麵也是 Mama 牌,看來 Mama 真的是泰國泡麵界霸主!

(這間麵店調味包跟辣粉會直接給你,讓你自己依口味添加)
泰國泡麵常見問答
Q:泰國mama泡麵可以帶回台灣嗎?
原則上含調理肉粉包、風味劑的泡麵是可以攜帶入境台灣、不需申報檢疫的,但因為泡麵所含肉品樣態多、不易判斷是否安全,臺北關官方還是「建議不要攜帶」。
保險起見,台灣買得到的口味建議在台灣買就好(價差也不大),特殊口味則在泰國把握機會享用囉!
Q:泰國泡麵煮法?
參考 IG「胡搞夏搞泰樂日記」分享的「泰國人如何在家煮泡麵」:
- 中大火煮水,水滾後加入青檸葉、檸檬香茅、泰式辣醬、小辣椒、泡麵油包和粉包
- (斟酌加入魚露、味精、砂糖)、鮮奶
- 放入其他喜歡的食材和泡麵麵體
- (斟酌加入香菜、檸檬、小辣椒)裝飾和增添風味
Q:泰國泡麵會致癌嗎?
東南亞泡麵(印尼、馬來西亞)曾被檢驗出一級致癌物「環氧乙烷」,會提升血癌風險,在台灣的標準應是「不得驗出」。
少部分國家會將「環氧乙烷」用作農藥,可能不慎在食品加工過程汙染到產品。
本文推薦的泰國泡麵雖然不在違規的兩款泡麵,但泡麵價格便宜,內容物不清楚,建議還是不要太常吃。














1 thought on “10 款泰國泡麵推薦,加碼泰國人道地吃法和泡麵煮法!”